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女超预备队 联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女超预备队 联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2月22日,因资金短缺,拥有5名国脚的天津汇森女足宣布解散。在今年的本土全运会上,天津女足获得了银牌。俱乐部只保留2003-2004两支小年龄段梯队备战2021年全运会。
据天津《体坛新视野》透露,此次天津汇森女足无奈解散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资金以及梯队建制方面的问题,而考虑到四年之后的全运会任务,解散后的天津汇森女足有可能将连成年队和青年队在内的13名队员转会到长春女足,而交换条件就是长春女足将代表天津征战2021年的陕西全运会。不过,由于部分运动员合同等问题,目前双方的谈判还在进行中。
天津女足俱乐部官方表示,队伍不是解散,是一种战略调整,并详细解释了成年组退出职业联赛的三点原因:达不到2018女超准入标准、2021年全运会参赛困难、承担不起球员高额工资。
据悉,2015年刚刚进入足坛的权健集团曾有意收购天津女足,但天津体育局和汇森集团都未同意权健的收购计划。权健集团在收购了大连女足之后投入大笔资金帮助球队引援并获得了女超联赛两连冠。
随着天津汇森女足的退赛,2018女超和女甲的参赛队伍都将发生变化。在升降级附加赛中负于河南徽商的河北华夏幸福,能否起死回生?女甲季军浙江莱茵达是否也有机会递补进入女超?目前中国足协尚未给出明确答案。
天津女足的解散确实让人感到痛惜,但这是无法避免的,几乎没有任何市场的女足,其唯一存在的价值就是代表各地体育局参加全运会。没有市场,就意味着无法吸引来投资,解散是迟早的。就好比一个公司不盈利,也没有融到钱,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散伙。
感谢邀请。
天津女足因为资金问题解散,其实也符合目前的国际体育形势和市场走向,整体上是重视男足,轻视女足。因为节奏、对抗的激烈程度等原因,女足的观众少,影响力小,而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其流向是人多、影响力大项目。
总的来说,女足的发展还要走较长的路,需要政策的支持,球迷的支持,青训的支持等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曾经为天津足球赢得无数荣誉的天津女足因资金问题退出女超联赛,这个结果是让人唏嘘的,也为中国女足的发展又一次提了醒。
天津女足已经成立19年了。这19年来,天津女足一直是国内女足的劲旅,获得过足协杯和全国锦标赛等多个冠军。在今年的第十三届全运会上,天津女足还获得了亚军,取得了最好成绩。然而,这些成绩都没能挽回天津女足走向终点的命运。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一个钱字。
天津女足在退出女超联赛的公告中称,2015年以前,天津女足的投入一般在不到千万元左右。然而,在2015年中国足协推出所谓更加正规的职业化后,女足队员的待遇得到提升,但是俱乐部的回报却没有进步。在中国足坛,不论是男足的中超还是女超,俱乐部经营球队几乎都是亏本的。赞助商投资俱乐部,一是借关注度起到广告效益,二是可以得到一些联赛分红有所补贴。然而,这两点在女超联赛中几乎都无法做到。首先,没有多少人关注女超联赛,天津女足在天津城建大学的主场比赛都是免费观看,也根本没有多少人去看。其次,中国足协此前拉来赞助商资金链断裂,转播权等分红没有。天津女足俱乐部在预计下赛季投入会达到2500万至3000万,而几乎没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只能选择退出。否则硬抗下去,队员们的工资都难以保障。
天津女足的退出,也是女超联赛尴尬的缩影。目前的女超联赛中,大连权健和江苏苏宁有相应的男足俱乐部来照应,资金不成问题。长春女足又私企赞助,也能生存,但更多的是像天津女足俱乐部这样为钱发愁的俱乐部。如果女超联赛一味职业化,却不能保证各俱乐部的利益,那么天津女足退出这样的事情,恐怕还会继续发生。
早在今年年初,外界便曾传出,全运会后,赞助商将会退出天津女足的消息,如今传闻成为现实,津门球队的离去令人唏嘘不已。
其实,天津女足为何解散,外界是有着不同看法的,笔者多年来一直关注天津女足,知晓一些内幕,不过在球队为何解散这一问题上,笔者更多只能臆断,也因此无法将个人观点参杂其中。
从官方态度来看,资金不足成为了天津女足解散的原因,对此,也有更精确的观点——球员年薪太高,最终压垮赞助商。的确,从2015年权健集团接手大连女足后,女足圈子的环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那一年,刚刚结束韩国留洋之旅的李冬娜没有重返天津女足,而是选择转回大连女足,一是想要返回家乡发展,还有就是权健开出的优厚条件。
其实那一年是女足联赛刚刚开启转会窗口,算是走出了职业化的重要一步,有了转会也就有了竞争,竞争之下,女足球员的薪水提高了,这对于女足发展原本是件好事。不过,由于女足联赛投入相对有限,很多俱乐部已经有了固定模式,很难短期内提高投入,尤其是像天津女足这样一直依靠一家赞助商的,也是源于体育局的帮助才得以存活下去。
早在上2016赛季结束后,就有球员提出转会申请,俱乐部只能加薪留人,如今又迎来了赛季末的转会期,进一步加大投入,最终令天津女足的赞助商感到无力。
当然这也只是表现,自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只能说当下私企赞助女足远远不像中超、中甲般不求回报,当自身利益受到威胁,退出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很正常,体育产业不是公益行为,只有投入没有回报,那不叫经济行为,是做慈善。
女足运动的发展,从国际到国内,都已经被事实证明是完全不适合市场化的运动项目。美国女足大联盟,够火吧,现在啥样了?天津女足的解散,也正说明了,女足运动一带不来球迷和关注度,二没法给赞助商带来足够多的回报,那凭什么去吸引投资人的注意和投入呢?不能总指望人家学雷锋……
所以,坦白讲,女足跟排球联赛差不多,都是属于不适合市场化却被拔苗助长的运动项目,体育系统的操盘手们,要清醒一下。
当然,作为曾经辉煌过的中国女足,我们的确还是应该报以更多的同情和感叹,尤其是对于那些曾经在球场上拼搏的运动员们,她们的努力应该得到我们的赞扬。
但客观理性地说,女足运动的发展,第一要“去职业化”,别动不动就要把女足联赛往中超联赛去靠拢,女足明星的待遇往男足球员上去看齐,这完全是不现实的,尽量保持中低成本的俱乐部运作,实现女足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所谓的女足超级联赛,不一定要坚持主客场制,没有上座率的主客场赛制那就是在盲目增加俱乐部的投入,就是耍流氓;第三,足协要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尤其要保证女足俱乐部球员的平均收入。
而在完成如上三点的情况下,足协就可以采取女足联赛跟中超联赛进行绑定的做法,比如要求每家中超俱乐部必须要有相应的女足队伍建设,相信我,如果可以把女足联赛的成本控制在如今的预备队联赛的层级上,中超俱乐部会有兴趣的。。。
说白了问题就是能挣到钱不,能养活自己不。
本市是内陆省会城市,有自己的中超球队,女超球队。足球氛围较好,职业球队不太清楚,但是门将教练为外教。
两家中学球队,水平都挺高,基本垄断全国同年龄比赛冠军。一家的教练团队为荷兰外教。另一家为东欧教练组,主教练曾为本地球队外援。
本地球队一退役门将,从未在中超登场过,预备队主力。现开设一门将培训班,生源基本为在校初高中生,大概有十二三个孩子跟着他练。不知收费多少,但是他还有个正职是某小学体育老师,所以他用场地不花钱,另外他作为教育体统的人,关系自然也有。
题主我关注很久,很欣赏发布的内容。但是想来内地发展,除非有比较职业的俱乐部或者培训机构撑着,否则慎重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女超预备队 联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女超预备队 联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